A A A+ A++

比賽詳情

我們與世界末日的距離有多遠?由《原子科學家公報》設立,以距離午夜的時間象徵人類滅亡風險的「末日鐘」今年初調快至末日倒數90秒,成為該指標設立以來最接近末日的時刻。日趨嚴峻的氣候變化正是令末日逼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緩解氣候危機刻不容緩。而在氣候監測、減碳方案等方面應用人工智能(AI),或許是改變「末日鐘」走向的新出路。


面對飆升的碳排放,AI 可以全面追蹤碳足跡數據,將減碳擴展到永續價值鏈;面對極端天氣,AI可以迅速及精準地模擬大氣變化,讓我們及早制定對策,應對氣候遽變帶來的自然災害;面對物種滅絕危機,AI的圖像識別和物件檢測技術能夠追蹤瀕危物種,幫助我們有效地維護生態和物種多樣性。AI應用具備龐大潛能,只要你敢創、敢想,便能扭轉局勢,塑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今年教城與Microsoft繼續攜手合作,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舉辦「Master Code編程大賽2022/23:AI創想氣候藍圖」,旨在加深學生對人工智能及氣候變化的認識,讓他們發揮創意,以人工智能科技及編程設計出能減碳、減緩氣候變化的工具,為人類未來賦予更多可能。

 

目的

  1. 提升學生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並加強對各國現時就氣候變化採取的策略之認識,特別是AI在預防極端天氣和可持續性發展等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2. 加強教師及中、小學生對數據驅動決策、AI及機器學習的認識。
  3. 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應用所學的編程技巧設計作品。
  4. 透過分享得獎作品,讓公眾了解AI如何改善人類生活環境質素,特別是自然環境方面。

組別

  1. 小學組(小一至小六)* - Minecraft 教育版
  2. 中學組(中一至中六)* - Minecraft 教育版
  3. 中學組(中一至中六)* - AI應用設計

*以2022/23學年計

參賽規則

  • 每間學校參賽隊伍數目不限,每隊須由2至4名學生組成,每名學生只能於每個組別參加一隊。
  • 參賽隊伍要先搜集目前AI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應用及研究成果,然後據參考對象設計出具體的改善方案或疊代產品,最後提交一項有效的方案或產品,並附以測試數據和應用表現為依據。同學可針對以下一個或多個方向設計作品:
    • 以AI減少碳排放並達到碳中和
    • 以AI預防因極端天氣而產生的自然災害
    • 以AI維護生態平衡和物種多樣性
    • 其他以AI逆轉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後果
  • 各組別的作品要求:
    • Minecraft組別:隊伍必須以編程工具「Minecraft教育版」製作成品。除此以外,隊伍可自行決定加入自製的資源包(Resource Pack)及 / 或行為包(Behaviour Pack),亦可自行決定以 Microsoft Azure AI 模組展示所製作的模型。
    • AI應用設計組:隊伍必須以至少一項Microsoft Azure AI 模組設計產品原型,以展示AI技術應用技巧。
  • 按此瀏覽每組須遞交的檔案及詳情
  • 進入決賽的隊伍須準備匯報內容,並於5月的決賽中向評審介紹作品。
  • 每隊只能遞交一份參賽作品。
  • 參賽作品必須為原創以及未曾在其他場合使用。作品一經遞交,表示參加者保證作品並無包含任何第三方之版權內容,及沒有侵害他人的知識產權。作品亦不能包含淫褻、色情、暴力、宗教、政治或不雅內容,主辦機構有權不作事先通知下取消其參加及得獎資格。
  • 作品一經遞交,表示參加者已閱讀並同意比賽的所有規則及條款。
  • 獲獎作品之版權屬於主辦機構。
  • 主辦機構保留權利刊登得獎者的名單及有關照片、公開作品作宣傳用途。
  • 作品一經提交,代表參加者授權主辦機構於比賽期間或日後展示及發布該作品作出版或宣傳推廣用途,無須另行徵得參加者同意或支付任何費用。
  • 主辦機構保留權利更改、取消活動內容及細則,而無須作另行通知。
  • 如有任何爭議,主辦機構保留最終決定權。

日程

3月初

公布比賽詳情,開始接受網上報名

3月20日

網上簡介會

3月尾4月中

工作坊系列(現場)

4月10日

2023香港科學節 ──「創新電子學習遊蹤」親子工作坊

4月24日

開始接受遞交參賽作品

5月中

作品諮詢(網上)

5月19日

截止報名

6月05日 【更新】

截止遞交參賽作品

6月尾

評審日

7月中

頒獎禮

主辦機構

Microsoft              

策略伙伴

香港天文台    

項目伙伴

    

支持機構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      香港數理教育學會    香港電子學習教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