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2020 Teaser」:網上教師專業發展特備版
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轉趨嚴峻,香港特區政府亦採取群組聚集的最新限制,基於以保障參加者的健康與安全作為首要考慮,原定於12月9日至11日舉行的博覽將會延期。
為使教育同工能於已預留參與博覽的時段繼續進行專業發展活動,教城特別推出「LTE2020 Teaser」,由「學與教博覽2020」的10多位國際及本地學者、專家和前線教師,以影片形式分享真知灼見,主題包括疫中疫後的教育新常態、正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
-
後疫情時代:建構教育復興之路
講者: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教授Fernando M. Reimers教授 -
借力科技,「應境」的正向教育:為香港青年締造機動機靈的成長環境
講者: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及卓敏心理學講座教授趙志裕教授 -
遙距而團結:讓學生投入遙距教學的實戰策略
講者: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名譽專業顧問施敏文博士 -
以人工智能教育建立社區韌力
講者:Technovation創辦人及行政總裁Tara Chklovski女士、MakerBay行政總裁Chicky Bhavnani女士 -
策動全校參與生涯發展 支援年青一代職學接軌
講者:英國約克大學榮譽教授;Gatsby Foundation教育高級顧問John Holman爵士、「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第二期)計劃總監(學校);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講師葉蔭榮博士 -
在疫情下發展社會情緒能力學習課程
講者:大光德萃書院創校校長張毅先生、助理校長(學生全人發展)何俊杰先生、廿一世紀教學設計統籌梁靜巒女士 -
COVID-19期間教學分享:網上實時教學是否比預先錄製或面授課堂更好?
講者: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國際學院首席講師、生物資源與農業研究所助理所長劉信信博士
資深教師分享不同學科融入創新教學法、善用教育工具以培養學生的21世紀能力、針對特殊教育需要的策略和教學法、重塑評估策略等以回應新常態
- 數學「飛」常易
講者: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李嘉耀老師
- 自閱 ‧ 自拍 ‧ 自製 - AR閱讀「方」
講者: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馮健剛老師
- 學習為主、科技為輔的3E理論
講者:英華書院陳汝堅老師
- 超越數碼化的電子學習
講者: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郭文釗老師
- 如何透過電子平台促進有效學習
講者:寶血會思源學校梁汝輝副校長
- 『虛。構。社交攻略』:運用社交故事與虛擬實境策略的研究
講者:明愛樂進學校李兆庭老師
- 善用科技提升體育科學教評效能,建立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講者:青年會書院譚智聰老師
- 個人化學習的課堂實踐 激發「自學」、啟動 「思考」、促進「表達」
講者:匯基書院戴盈莉老師
- 培育資訊素養以深化自主學習
講者:瑪利諾中學教師;教育局資訊科技組借調教師張展瑋老師
-
重塑評估策略回應新常態
講者:大光德萃書院廿一世紀教學設計統籌梁靜巒女士 -
無障礙在線學習
講者: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圖書館服務支援有特殊需要人士部門秘書陳敏儀女士 -
有效運用多媒體資源以促進學與教的成效
講者: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課程資源組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鄭美儀博士、課程發展主任李盈芝女士
教師以教城教師帳戶登入Go eLearning,於「LTE2020 Teaser」系列揀選合適影片觀看,平台會自動記錄登入後的收看時數,以作申領持續專業發展時數之用。
節目會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