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學習計劃 助自閉症學童融入校園生活
A A A+ A++

個別學習計劃 助自閉症學童融入校園生活

教學有道

本港自閉症學童數目日益增長,教育局的數據顯示,21/22學年有12,390名自閉症中小學生在主流學校就讀,相比14/15年升逾五成。面對持續上升的數目,許多學校近年致力發展特殊教育需要(簡稱「SEN」)的支援配套,確保SEN學童享有同等機會,融入校園生活。

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早前在教育局支持下,啟動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設立自閉症學童特別中心(ASD Special Unit),為有嚴重適應困難的自閉症學生提供短期支援,協助學生重返主流學校並持續融入學校生活。作為本地首間為初中生設立自閉症學童特別中心的群育學校,該校充分利用群育學校眾多駐校專業人員的優勢,為SEN學生提供全面且適切的支援。

dsc09386.jpg

(受訪者由左至右: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學務主任 程健雄先生;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 張詩敏女士;自閉症學童特別中心教學助理 司徒智銘先生)

設計個別學習計劃 回應學生不同需要

每位學生皆有獨一無二的發展步伐,而SEN學生的個別差異尤其明顯。學校因而為自閉症學生度身訂造個別學習計劃(IEP),透過提供針對性支援,更有效地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技巧及溝通能力。該校的特殊教育需要統籌張詩敏主任指,他們在學生入學前會為該學生、其家長及原校工作人員進行評估及面談,讓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班主任等專責人員了解學生的成長需要及學習特性,從而設計適切的學習進程檔案。在入學後,專責人員更會因應學生的不同狀態,靈活改變課程內容及時間表,讓學生可以根據進度循序漸進到下一個階段,逐步完成各項目標;專責人員也會關注學生每天上學時的情緒轉變,尤其有時SEN學童的情緒行為反覆,難以清晰表達情緒之餘,也容易受環境影響而情緒波動,因而調動課堂安排也是常見的情況。

同時,學校也會了解及關注學生個別的學習興趣,以此設計特別的課程,張老師表示「課程內容會根據學生的喜好有所調整,以執行能力的課程為例,老師曾以學生喜愛的露營為主題,讓學生透過策劃露營活動學習規劃與時間管理、靈活變通等能力,期望學生對活動的興致能夠慢慢地轉化成學習的動力」。

whatsapp_image_2022-10-17_at_4.03.10_pm.jpegwhatsapp_image_2022-10-17_at_4.03.10_pm_1.jpeg

(專責人員按學生的狀態與學習進度,每星期安排學生到自閉症學童適應室以抽離形式進行社適課程與輔導,除了提供合適的情緒支援,也可以針對性提高學習成果。)

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 融入校園生活

對於缺乏社交技巧的自閉症學生而言,參與學校團體活動無疑是一大挑戰。學校為協助自閉症學生適應校園生活,會讓學生熟悉的老師或教學助理全程陪同他們參與多元課外活動,例如甜品班、遠足、校外參觀等等,讓他們在課室以外的環境學習與同濟交流,加速融入校園生活。自閉症學童特別中心教學助理司徒智銘先生指出,主流的學習環境未必足以促使自閉症學生自然地學會社交技巧,令他們較難適應主流學校的生活,甚至造成缺席曠課等問題,「現時看到他們樂意上學,慢慢接受並適應校園生活,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推動全校參與模式 多層支援學生成長

為提供全面的良好學習環境及建立共融的校園文化,學校以整體配合的方式支援自閉症學生,讓管理層、教職員、校內以至外聘的專業人員和家長群策群力,務求讓學生在有系統的環境下學習。由每天入班照顧學生,到記錄學生的社交適應表現,以致檢視支援措施的成效,均需要多方配合。學校學務主任程健雄先生坦言,由於教學策略須不時驗證並因應SEN學童反應調整支援,負責老師需付出很多心思,過程往往令人很疲累。因此,推動全校參與除了可以全方位照顧學生需要外,更能讓專責人員互相支援,切磋砥礪,同時收集思廣益之效。

盼加深與主流學校協作

三年的先導計劃的成效獲教育局充分肯定,有見及此,本地的八所群育學校於本學年拓展服務對象,開放收取有嚴重適應困難的自閉症學生,加強對SEN學生的支援。程主任期望此舉能加深群育學校與主流學校的協作與交流,令學生轉介及銜接過程更緊密。另外,學校亦會繼續為教職員提供專業培訓,裝備照顧自閉症學生的知識及技能,同時累積更多特殊教育經驗,以便更全面分析學生的需要並提供支援。

dsc_0262.jpg

(程主任向教育局代表及群育學校同工分享成立特別中心及照顧自閉症學生的經驗)

若想了解更多關於自閉症學生的教學策略,教城的「共融資料館」有一系列「共融有法」短片,當中包括社交溝通、情緒行為管理等範疇,助你學習對自閉症學生的應對策略。

另外,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的代表將於「學與教博覽2022」的特殊教育需要研討會中,分享該校支援自閉症學生的經驗和啟迪,歡迎學界人士以團體或個人名義登記參與博覽。博覽節目登記現已開放,參觀人士可於登記後為心儀博覽節目預留座位。

教學有道,特殊教育需要,自閉症學童特別中心,個別學習計劃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