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生涯規劃 覓多元出路
A A A+ A++

完善生涯規劃 覓多元出路

焦點專題

今年香港中學文憑試已於昨天(7月20日)放榜,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興奮,有人忐忑。無論情況如何,應屆文憑試考生當下也要冷靜一下,看看要否把握時間,於JUPAS修改課程選擇。面對人生中其中一個重大抉擇,是升學、是重考,還是投身社會?不論是學生或家長均會感受到一定壓力,而及早進行生涯規劃,對學生釐清發展路向有莫大幫助。即將面對公開試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可如何管理生涯規劃,及早探索多元出路,為未來做好準備?

香港輔助教師協會副主席兼英華書院副校長曾志滔表示,生涯規劃並非死板地「設計」出來的,而是通過「動態的探索,讓學生認識自己,掌握升學的可能性和機遇,以及未來職業、事業發展的可塑性,以致取得足夠的資源作出決定,並在規劃中不停修正」。

joseph_portrait.jpeg

(香港輔助教師協會副主席兼英華書院副校長曾志滔先生)

生涯規劃四步驟 學生主動性最為重要

曾副校表示,生涯規劃基本可以分為四個步驟:認識自己(Self-understanding)、探索世界(Exploration of the World)、事業抉擇及管理(Career decision making and management),以及常被忽略的反思及回饋(Self-reflection and revision)。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學懂事先做好部署,制定面對不同結果的多種應對方案。以應屆文憑試為例,學生可預計有三個可能發生的放榜結果:成績符合預期、較預期好、較預期差,並預先計劃不同結果的升學選擇和路線,以便在放榜後適時地因應部署而作出行動,減少徬徨失措的情況,管理好心理質素。

曾副校認為同學的主動性是生涯規劃中最重要的一環。學校和社會都為學生提供多不勝數的升學就業資料或支援,但礙於資訊太多,同學或會覺得困難、麻煩;亦因為生涯規劃對自己的未來相當重要,同學或會產生害怕做錯決定的心理,從而拖延決定,甚至沒有動力開始規劃。他建議同學持開放的態度,主動發掘興趣,了解自己強弱項、性格、信念、價值觀等。他表示,「他們不應該把自己僅僅困在學科知識上面,而是應在中學生涯中多做探索」。他亦觀察到,生涯規劃較完善的同學大多都興趣多樣,從每項興趣中可以發掘自己強弱項。他以喜歡辯論的學生為例,有些喜歡以口才說服他人,有些喜愛在準備過程中研究不同課題,有些是享受過程中的團隊合作,每人都可從一項課外活動中發掘不同面向及了解自己更深。

main1.jpg

(第四十四屆暑期事業體驗計劃 2019 結業禮和證書頒授儀式,同學們分享在暑期體驗職場的領悟)

協會集思廣益 設計課程協助師生

香港輔助教師協會是一個教師專業發展團體,早在「生涯規劃」這用語普及之前,已積極協助學界進行升學規劃輔導等工作。一眾教育界有心人無償地把知識、專業凝聚,同時跟大專界同工協作,再整理出各式各樣有實證支持、學術根據的工具和資源,供學界使用。曾副校認為協會推動生涯規劃的成果值得驕傲,以「尋找生命的色彩」及「生涯地圖」兩套課程為例,兩套課程切合初中和高中同學的需要。協會多年來亦推出不同的工具、活動、遊戲或評估工具,供師生使用。

map.jpgmain2.jpeg

(「尋找生命的色彩」及「生涯地圖」助學生探索選科及未來發展)

雖然把實證理論融入資源是困難的一環,但協會與許多研究生涯規劃的大專學者協作,邀請他們與中學教師分享經驗和理論,使協會的資源都建基於雄厚的學術理論基礎。此外,試驗工具亦具挑戰,可幸協會會員得到校內的同學協助,在試用時直接得到用家反饋,從而作出修訂。他補充,參考外地工具時要注意本地化,工具需要緊貼時代更新也是困難所在,但協會會員在工餘時付出時間及精力,無私的分享,使他十分感激。

sheng_ya_zhi_wen_.jpg

(「生涯指紋」讓輔導人員透過排卡等不同活動與學生共同探索不同可能,進而為目標訂立行動計劃)

寄語學生、家長、社會 鋪墊未來之路

面對放榜或是規劃人生,家長總會替子女緊張擔憂,但切忌「喧賓奪主」。曾副校憶述,有次放榜後學生與家人一起向他諮詢,期間只有家長不斷在提出意見,卻聽不了學生的聲音,令他印象深刻。他認為,家長和學生需要溝通,而雙方意見需要取得平衡,因為歸根究底,學生有自己專屬的人生,未來是由他們自己去面對。有時候,站在現實的角度,學生的選擇或許很「可惜」,但最重要是學生的選擇符合自己信念、能配合未來發展,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main3.jpg

(電影《二次人生》老師分享會,助學生反思人生)

生涯規劃教育在這些年有顯著發展,曾副校首先希望加深社會大眾對生涯規劃的認識,明白生涯規劃對年青人的幫助,這也是協會長年努力的目標。學生方面,現代社會的孩子生活較為富足,危機感和對未來的預備未必很高,他希望學生的預備性、危機感、主動性都可以加強一點,多探索不同的可能性,發掘自己的好和世界的好。最後,他樂見商界積極為學生提供工作實習的機會,讓他們在踏足社會前認識各行各業,掌握進入職場應有的態度及技能。他希望這樣的社會氣氛能持續加強,培養年青人對不同工種的欣賞和尊重,以致朝該行業發展的理想。

香港輔助教師協會為學界提供豐富資源,協助學生、教師及家長攜手為學生及早規劃未來出路,讓他們做足準備面對未來的挑戰,成為強大後盾。除了生涯規劃,學界培養學生時需面面俱到,照顧他們的種種需要。想觀摩更多教育界同工的教學心得,可於Go eLearning重溫「學與教博覽2021」各教育界有心人的研討會,啟發更多教育思維。

焦點專題, 文憑試放榜, 生涯規劃, 多元出路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