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的紅色名錄(Red List),時至今日,全球有多於41,000物種正面臨滅絕危機,而這個數字從1996年開始已不斷增加,證明越來越多物種有機會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你又知不知道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下來的滅絕物種是甚麼呢?人類又該如何保育動物?
滅絕的渡渡鳥
風靡全球的休閒遊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中有很多品種的動物登場,但你又知不知道,原來我們已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親眼目睹機場的兩位航空員工呢?因為牠們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下來,因人類活動而絕種的生物——渡渡鳥。
渡渡鳥僅產自南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島(Mauritius),在1505年被人類登島發現。因為牠們不怕人又不會飛行,十分容易成為獵人的目標。後來人們在島上殖民,不僅大量捕殺渡渡鳥,更大幅砍伐森林,加上人類帶着原本島上沒有的動物進駐,使渡渡鳥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最後在1660年代前後徹底滅絕。今天,我們只能於僅存的形體標本、文本紀錄和其他媒體中看到這可愛溫馴的動物。
印度獵豹復育計劃
幸好,人類的保育意識逐漸抬頭,避免重蹈渡渡鳥滅絕的覆轍。獵豹早在1952年已在印度局部滅絕,只在非洲等地出現。近年,印度啟動獵豹復育計劃,計劃從非洲重新引進獵豹,讓牠們「復活」,再次在印度棲息。在今年9月,在印度總理生日當天,有八隻獵豹率先抵達當地,牠們與之後陸續抵達的同伴將接受長達一個月的隔離和監察,最後會獲野放在5000平方公里的至庫諾國家公園(Kuno National Park)。
印度總理希望是次活動能喚起人民愛護大自然的意識,更重要的是,獵豹的繁衍能恢復當地的生態系統。
物種相繼滅絕會導致生物多樣性危機,其影響與人類息息相關。植物、動物、土地、水、大氣層,以至人類都是地球的天然資源,一起形成地球的生態。而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的,每一種生物在生態圈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若生物多樣性出現危機,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定會受到牽連!想紓緩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深入了解野生生態及環境保育,繼而採取能力可及的措施保育環境。想輕鬆增長對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參加Wild Wisdom Global Challenge(WWGC)– 自然常識問答挑戰賽2022香港區賽事,與不同學校的同學切磋和交流一下吧!在決賽中勝出的隊伍更有機會成為香港區代表,參加於12月初舉行的WWGC國際總決賽,透過網上比賽與來自其他地方的學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