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規劃教學安排 迎接嶄新下學期生態
A A A+ A++

靈活規劃教學安排 迎接嶄新下學期生態

教學有道

經歷完漫長的網課及特別假期,教育局宣佈將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及更新復課指引,莘莘學子終於有望回歸校園生活了!重返校園在即,面對嶄新的下學期生態,學校及教師需要因時制宜,在全校時間表規劃、課堂安排層面上採取適當的措施及調動,以妥善規劃復課後的教學,並助學生盡早全面恢復校園生活。

重新規劃課程助學生適應復課

因應下學期的上課安排,不少學校推出應變措施。其中五邑鄒振猷學校特地重新規劃教學內容及方法,以求切合目前的學習需要,並幫助學生盡早收拾心情、重新適應學習生活。該校鄭麗娟副校長指,有見部份學生經歷網課及特別假期後,學習的基礎不夠穩固,學習態度散漫,因此學校改變教學策略,在不影響教學重點的情況下,刪減及縮短下學期的部份課程內容。她期望教學內容「少但透徹」,通過精簡課程可讓教師們在教授新知識之外,仍可溫故知新以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

該校在之前網課時期,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常識科教學影片庫,鄭副校長認為可多加利用教學影片鼓勵學生在家自學,復課後便可在課堂上以分組互動形式作匯報,與同學交流學習重點。此舉不但能提升自學、電子學習元素,結合線上線下學習,更可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以及加強課堂的交流機會。

關注學生的群性及社交發展

在教學日程方面,鄭副校長提及下學期會輔以小評估,考試則會在七月中舉行,同時會預留更多時間作群體課外活動及試後活動。學生在疫下的社交情緒、溝通能力及群性發展是學校復課後的重點關注。鄭副校分享,不少同工反映長時間的網課令低年級的學生缺乏社交能力、學生欠缺體能活動。回到實體課堂後,除了要加強課堂的互動性、同儕討論等元素外,重啟課外活動也是刻不容緩。

學校準備於五月開始啟動運動類活動,例如體育堂、遊戲課、跳舞課等群性活動,讓學生從中學習合作溝通;下學期更會定期推行全校活動,如校內運動會、中華文化主題活動、歷奇活動等,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體驗。另外,鄭副校長表示學校亦準備「小盆栽」作為復課回校的禮物,透過栽種盆栽,喚醒小朋友對生命和大自然感恩的心,並建立責任觀念,把生命教育融入種植體驗中。

whatsapp_image_2022-04-19_at_4.29.44_pm.jpeg

學校下學期課程上新增設計「童心抗疫」跨領域主題學習課程,引古喻今,通過人類瘟疫的歷史來緊扣現今的疫情,滲入生命教育、媒體素養、守法意識等。

whatsapp_image_2022-04-19_at_4.29.34_pm.jpeg

在特別假期期間,五邑鄒振猷學校特地在校修建低結構攀石場,期望可以在復課後,為學生提供多元活動,以豐富他們的課外活動體驗。

從網課銜接到實體面授 支援學生持續學習 

學生的學習生態在疫下不斷連番受影響,教學日程又經常更改,衛理中學在這環境下面對教學挑戰,亦提早部署相關應變規劃,以支援學生可以持續學習。

該校的藍正思校長提及,面對早前的特別假期,學校已作出應變計劃,包括善用假期前的網課時間,教授部份下學期課程、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少量假期功課、為高年級學生提供適量的網上補課,通過簡單、定期的功課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習慣、鼓勵他們自學,學習日程也不至於完全停頓。四月底復課後,藍校長計劃先恢復網課,讓學生慢慢回到學習的氛圍,使他們於五月可以順利銜接全校實體面授課堂。在測考安排上,衛理中學將於五月中旬進行下學期測驗,透過是次的總結性評估,以了解復課後學生的學習進度並鞏固學習,教師也可以因而調整教學安排。

豐富學生疫下的活動體驗

另外,學校都十分重視學生的身心靈健康成長。藍校長提到以往網課、特別假期時都會安排網上課外活動,例如音樂訓練、體育運動戰略分享、辯論隊學會活動等,這些網上活動在復課後亦會繼續進行。學校也計劃在五月底,陸續開展實體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可以重拾與同學交流的活動體驗。同時因應疫情下的情緒壓力問題,學校復課後會加強學生輔導工作,例如個別輔導傾訴時間,舉辦與正向教育、生命教育議題相關的周會及班主任時間等,支援學生的身心靈健康。

whatsapp_image_2022-04-14_at_3.41.51_pm.jpeg

學校重視學生的身心靈健康,培養學生音樂興趣,實體的樂器興趣活動亦有望於復課後重啟。

學校的學期考試預期於七月中完成,並預留兩至三星期試後活動的時間。藍校長表示,「上學期因為疫情的限制,學生失去很多趣味性的活動、外出參觀的機會,希望可以在試後為學生安排參觀、講座、表演等活動,讓師生可以放鬆一下。」學校將於八月初安排放暑假,讓學校及老師有多一點時間處理行政工作及校內會議,亦提供學生較長的休息時間來迎接下學年的學習。

重返校園,學生難免會感到焦慮及壓力,學校及教師透過完善的全校及課堂規劃,相信定可以令學生重拾和享受重回校園的樂趣。教師可觀看Go eLearning全新系列「學與教博覽2021」及「持續網上教學」,掌握教育趨勢、創新教學法及工具,汲取更多教學經驗以迎接嶄新下學期生態。

教學有道, 復課, 規劃教學, 社交發展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