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烊的圖書館: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
A A A+ A++

不打烊的圖書館: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

教學有道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除了是生活的休閒活動,亦可以是吸收知識、陶冶個人性情品格的重要途徑。不少學校都積極在校園推廣閱讀文化及氛圍,讓學生養成日常閱讀的興趣及習慣,不但可以實踐「從閱讀中學習」,教師更可以透過善用多樣化的電子閱讀資源,把跨課程閱讀融入學與教,對教學以及實踐深化閱讀大有裨益。

跨課程策略 把閱讀文化融入各學科

閱讀習慣從小培養,在校園打造良好閱讀環境,不僅可以讓孩子從書中吸收和累積新知,提升語言及閱讀能力,還能激發孩子對閱讀及學習的興趣。聖公會基恩小學早在幾年前就制定閱讀推廣的整體校本發展方向,推動「從閱讀中學習」,持續鞏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早前疫情停課期間亦使學校加快推動閱讀電子書的策略,以培養學生多元化的閱讀習慣,持續建立校園閱讀文化。

聖公會基恩小學圖書館主任黎綺敏老師提到校內的閱讀策略是以全校參與模式為主,由圖書館科組統籌整體閱讀策略,輔以其他學術科組的協助,就不同的學習主題、科目及級別來度身訂造合適的閱讀課程,推動跨課程閱讀。以中文科為例,教師會就課程的單元主題挑選相關的圖書給學生閱讀,小一及小二以圖畫書為主,小三及小四選擇橋樑書(以文字為主,圖畫為輔的圖書),而較高年級的小五及小六則多挑選少年小說類型的書籍。學校會定期推行主題閱讀的活動,例如教師會自製閱讀分享短片,鼓勵同學參與閱讀。書籍化身為老師,涵蓋不同的學習範疇,讓學生能夠從閱讀中學習,在書中開拓自己的眼界。

edpost_1.jpg
(學校的圖書館網頁定期有老師自製的閱讀分享短片,也有不同閱讀活動、電子書相關的資訊、供學生瀏覽。)

讓學生「閱」得快樂

為了協助學生從閱讀中學習,黎老師表示「個人化」及「分享」均是重要的元素。學校鼓勵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能力及興趣,進行個人閱讀計劃,發掘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閱讀,從閱讀中學習不同學科範疇的知識。學校特別設計了「閱讀筆記」,讓學生分享閱讀後的體會,並不時舉行故事工作坊推廣親子分享閱讀。

黎老師提到推動電子書支援實體書閱讀也是學校的未來大方向,學校訂閱教城的「e悅讀學校計劃」為師生提供閱讀電子書的途徑,尤其是停課或是假期期間,學生即使在家中也可以透過不打烊的網上圖書館,挑選與學習相應類型題材的電子書,有助多元化閱讀。

edpost_updated1.jpg
(閱讀筆記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先發掘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引導他們提出疑問,再從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

配合學與教政策推動閱讀

從中學階段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有助深化閱讀層次。寶血女子中學向來重視閱讀教學,近年也不遺餘力推動閱讀以配合學與教政策。學校的教務副校長曾美月老師認為「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內化知識、技能之有效途徑,因此是校內政策重點發展及關注事項。」學校早年更決心推動改革來改善校內的閱讀風氣,由語文及閱讀推廣組主導制定推廣閱讀的大方向,並延伸至跨學科滲入閱讀元素、增加閱讀課業,同時透過一系統的閱讀活動、獎勵計劃的配合,讓閱讀成為「全校參與」的事。政策推行數年,曾副校長認為各學科融入閱讀元素已經略有成效,甚至教學中更會加入創意元素,例如安排學生閱讀中史科相關書籍後,要融合學科知識來創作漫畫,達致以閱讀鞏固學科的知識之餘,亦可增加學生的學習及閱讀趣味。

為了讓學生把閱讀元素融會貫通到不同的學科,並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寶血女子中學特地設立主題式學習模式。司徒美儀助理校長提到語文及閱讀推廣組會統籌跨學科閱讀活動,例如中國茶文化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由學校購入茶具器皿,與STEAM科組協作舉辦茶文化的體驗工作坊,讓學生從中了解茶的來源、特性、沖泡技術等,引起學生的興趣,並同時舉辦相關的主題書展推介,讓學生把書本內的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實際體驗,結合閱讀與實踐。主題閱讀活動題材豐富多元,學校亦曾舉辦生死教育、傳統節慶及以辦學團體「寶血女修會」為主題等活動。

tu_pian_1.jpg
(學校舉辦中國茶文化的主題教學活動,配合體驗活動來鼓勵閱讀文化。)

推展閱讀至各層面 營造校園閱讀風氣

在校政的配合下,除了跨學科閱讀策略受到重視,語文及閱讀推廣組亦致力讓閱讀滲透課堂內外。圖書館主任師欣欣老師提及學校會設全校的閱讀基準,審視及分析各班借書的數據來調整學與教的策略。學校推行閱讀之星龍虎榜,支持及鼓勵學生從閱讀中學習,獎勵計劃大大提高圖書館借閱量。閱讀改革也不能忽略學生的參與層面,學校近年力圖以學生主導推動閱讀改革,校內每年推行大型問卷調查,由學生投票選購嘉愛的書籍,以購入適切的書籍。學校亦積極培訓閱讀大使,定期由學生推薦好書以加強推廣閱讀效能;師老師期望可以透過閱讀大使親身參與推廣閱讀文化,讓他們成為閱讀政策的先驅,發揮協同效應以營造校內閱讀氛圍,輔助教師更有規劃地優化閱讀措施。
yuan_xiang_pian_1.jpg
(學校重視閱讀氛圍,校長會定期向學生推介好書,並讓學生投票選購喜愛的書籍。)

yuan_xiang_pian_2.jpg
(學校會在校內舉辦書展,學生可以從中選書,然後交由圖書館購入以豐富館藏。)

去年,因應疫情的發展,學校因時制宜逐步開展電子閱讀,參與了教城的「e悅讀學校計劃」。學校的網讀統籌龍華媛老師提及多元化且便利的電子書有助學校全天候地推廣的閱讀,各科老師可以挑選適切的電子書籍訂閱,派發予學生隨時隨地於網上閱讀,開拓電子閱讀的新方向。

近年電子書成為推動閱讀必備之選,尤其是豐富且便利的電子閱讀平台資源,猶如24小時「不打烊的圖書館」,教師可因應課程需要及學生閱讀能力而靈活選擇書目,讓學生在假期隨時享受閱讀的時光。其中教城的「e悅讀學校計劃」提供校本訂閱服務,涵蓋多個題材和程度的中英文電子書,系統提供每本書籍的閱讀量及累積閱讀時間等數據,協助教師仔細了解個別學生的閱讀表現。通過學校推廣閱讀的整體政策,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精神,達致從閱讀中學習。
 

教學有道, 電子閱讀, 跨課程閱讀, e悅讀學校計劃, 自主閱讀

昔日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