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屆的中學文憑試即將於四月底開考,不少學校安排中六學生完成模擬考試後,便開始進入溫習期(study leave),為應試作最後的準備。教師如何善用溫習期的補課時段,提升學生應考技巧?學生沒有教師在身旁的日子,如何繼續有效地備戰公開試?教師可選取及推介合適網上教學及評估平台給學生,讓他們在假期自行鞏固知識,並透過平台的模擬測驗模式,鍛鍊應試答題的時間管理,而且可以即時獲得回饋,按個人強弱調整溫習策略。
翻轉教室模式 提升補課效率
若教師準備為中六生進行額外補課,可考慮採用翻轉教室模式,讓學生先熟讀基本考試內容,教師則可騰出寶貴的課時講解高階思維及應試技巧。以教授中文科文言篇章為例,傳統教學的課堂時間花在解釋詞語或傳授基本資料,往往不夠時間再深入探討箇中的文化底蘊,單憑基本資料,不足以應付公開試內較艱深的題目。
善用翻轉教學資源即可解決上述難題,學生可自行觀看「十二篇指定文言篇章翻轉教室教學系列」內講解篇章的短片,掌握背景資料、字詞解釋及文章重點,並完成小測驗鞏固所學。教師在課堂時,就可集中與學生分析和討論高階題目,例如評鑑與創意題型,跨篇比較寫作手法和核心思想的異同,並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觀點。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脈絡後,就能深化思考、融會貫通,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到考試中。
(「12篇指定文言篇章反轉教室教學系列」幫助學生透過影片及測驗學習文言文篇章。)
運用學習管理平台 統整溫習材料
根據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理論,學生習得知識後,於初時只會形成短期記憶,若沒有及時溫習,將隨時間推移逐漸遺忘。而透過間隔重複(spaced repetition)方式,分時段多次溫習,有助鞏固所學,把短期記憶轉化成為長期記憶,繼而在考試時靈活運用。
教師可鼓勵學生訂立溫習時間表,並持之以恆地執行;或考慮申請使用VLE(虛擬學習環境)計劃,透過學習管理平台整合溫習材料,例如上載名篇佳作或時事專欄予學生延伸閱讀,除了對閱讀理解有助益外,亦可成為他們寫作的養份和靈感;再善用數據分析追蹤學生溫習進度,方便重點跟進個別學生情況,或評估他們整體的表現強弱,趁考試前釐清重要概念。
(教師可運用VLE的數據分析功能,檢視學生完成課業的分數和表現。)
學生自行製作試卷 模擬真實考試
對應屆考生而言,熟習文憑試試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網上平台能讓學生更有效率地練習試題,甚至統計自己的表現。
網上試題學習平台提供歷屆公開試試題,學生可按課題、程度、年份等篩選相關試題,輕鬆製作試卷。平台設有多個評估模式,例如測驗模式模擬真實考試狀況,要求學生在指定時間內回答試題;練習模式則在學生每完成一條問題後顯示答案等,配合不同學生所需。完成評估後,平台會提供詳盡分析報告,幫助考生便捷地了解自身表現,此外,學生亦可選擇重做錯誤或已標籤試題,針對難題重點溫習,提升溫習效率。
(網上試題學習平台讓學生按課題自行製作試卷,設定作答時間及評估模式,迎合不同學習需要。)
提供心理支援 陪伴學生面對挑戰
教師除了推動學生努力溫習外,亦需多加留意學生的心理狀況,尤其受早前長時間停止面授課堂影響,應屆考生或感到孤立無援。若教師主動關顧學生及為他們打氣,聽他們訴說心聲,學生感受到師長與自己同行,將更有動力面對考試的挑戰。
最後不妨讓學生知道:文憑試雖然重要,但亦只是整個人生的一小部份。無論結果如何,只要學生盡最大努力,足以叫他們自己及教師引以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