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齊減壓建關係 營造幸福校園
A A A+ A++

師生齊減壓建關係 營造幸福校園

焦點專題

疫情為學校的授課模式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為師生增添許多壓力。學童的身心靈健康受到關注的同時,學界亦應正視教師的需要。根據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與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2021年12月發表的「教師身心健康」問卷調查,八成半教師感到現時工作壓力過大和略大;九成九教師於過去一周內曾出現負面情緒,比率為近年新高,可見教師的身心靈健康是不可忽視的一環。與此同時,應屆考生在新常態下準備文憑試,學校又可以如何針對他們的難處和壓力去制定措施,與他們同行呢?

德蘭中學十分重視師生的幸福感,致力透過多元活動建立快樂的氛圍,營造幸福校園。學校更特地針對教師和文憑試考生的身心靈健康發展,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活動,紓緩教師和考生的壓力。德蘭中學校長葉妙顏女士表示學校一直遵從天主教的五大核心價值,十分關注學生身心靈的需要,同時也不會忽略教職工;而學校發現近年的疫情使上課模式變化不定,教師的壓力「爆煲」,活在憂慮之中。因此,學校的校風及學生支援組和宗教及靈修事務組攜手策劃一些助教職員減壓的方案,讓他們擁有健康的生活模式,使教學更得心應手。

si_wei_shou_fang_zhe_he_xue_sheng_.jpg

(四位受訪者和學生擔任「學與教博覽2022」「身心靈健康研討會」講者)

副校長陳思敏女士表示,學校數年前的「默觀祈禱」得到師生和家長的正面回饋,反映這活動的確使教師和學生得到放鬆的機會。學校以此作為起點,延展放鬆的元素至不同活動。葉校長補充,「默觀祈禱」已成為學校的傳統,學生從中感受靜與定的力量,能夠鍛鍊專注力;而教師和教職工能收斂心神,統整身心靈,迎接每一日的挑戰。

jia_chang_yu_shi_sheng_gong_tong_gan_shou_mo_guan_qi_dao_de_li_liang_.jpg

(家長與師生共同感受「默觀祈禱」的力量)

多元活動 建立互愛平靜的環境

學校舉行一次性和持續性的活動,雙管齊下,改善教師的身心靈健康。某些活動鼓勵師生同樂,例如高中學生與教師一同出遊主題樂園;去年學校無法舉行陸運會,改為舉辦「智能運動會」,全校師生一起享受運用人工智能做運動;學校又舉辦競技日(Games Day),除了學生之間的比賽,當中氣氛最熾熱的是「師生閃避球比賽」,葉校長表示賽事十分熱鬧,師生樂在其中;臨近聖誕,受疫情所限,學校未能舉辦聯歡會,取而代之的是才藝表演,當中最特別的是師生一同參與演出,創造出精彩而美好的回憶。音樂科科主任翁楚芳女士表示,在聖誕才藝表演時,一些平時形象比較嚴肅的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更有教師唱歌和演奏樂器,悠揚悅耳讓大家投入其中,師生亦得以建立更緊密的關係。陳副校表示在疫情間師生關係無可避免地疏遠不少,透過這些活動彌補兩者相處及溝通的不足。

zai_jin_xing_ji_lie_de_shi_sheng_jing_ji_qian_lai_yi_zhang_da_he_zhao_2.jpg

(進行激烈的師生競技前的大合照)

shi_sheng_tong_le_wei_xiao_yuan_zeng_tian_huan_le_de_qi_fen_.jpg

(師生同樂,為校園增添歡樂)

另外,學校社工特地舉辦教師專屬的活動,讓教師享受「Me Time」,在繁忙中放輕鬆,活動主題圍繞藝術創作,如英文軟筆書法班、和諧粉彩班、日本漢字書法班、「滿天星」花束製作班、禪繞畫工作坊、聖誕花環製作等。視覺藝術科科主任關劍花女士認為美的事物能讓人賞心悅目,身心得到舒緩,而共同創作亦能讓同事感受同心共行的溫暖;而翁老師表示參與「和諧粉彩班」時,能親手接觸和諧粉彩幼細的粉粒,感到十分舒服,有助紓緩壓力。

ying_jie_de_sheng_dan_hua_huan_zhi_zuo_.jpeg

(應節的聖誕花環製作)

he_xie_fen_cai_ban_.jpeg

(和諧粉彩班)

關老師補充,除了「顯性」的活動外,她身為教師更能體驗學校「隱性」的精神和理念,感受到源自學校的關愛文化和校方對教師的支持,例如小食部不定時的「放題」、送給教師的小禮物、在教師發展日觀看電影等。此外,學校一直有推行「讚賞支票」活動,學生可收到校長和教師給予的讚賞,換取禮物;而今年這個計劃更延伸至學生給予教職工的「讚賞貼紙」,教導學生欣賞別人的付出,共同營造充滿愛的文化。

ju_xue_xiao_te_se_de_zan_shang_zhi_piao_.jpg

(具學校特色的讚賞支票)

xue_sheng_gei_jiao_zhi_gong_de_zan_shang_tie_zhi_.jpeg

(學生給教職工的讚賞貼紙)

kuai_shan_xiao_shi_bu_fang_ti_.jpg

(快閃小食部「放題」)

高中生撰寫「給自己的情書」 沉澱反思以面對未來

德蘭中學中四、五的學生需要寫一封「給自己的情書」,收信者為中六的自己。教師會幫學生保管信,在中六時派發給他們重溫。陳副校表示希望學生就面對的困難或未來展望,給自己寫一封「情書」,記下希望在一年後成為怎樣的人並自勵自勉,或寫下面對的困難或挑戰的心態和方法。她表示應屆文憑試學生對前路和方向感到迷惘,在繁忙的學業中,書寫情書的時間可以讓他們靜下來反思如何面對未來。

gei_zi_ji_de_qing_shu_.jpg

(從學習與自己對話中自勵自勉,逆境自強。)

校長和副校長較早前也走訪中五及中六的課室,鼓勵及為學生打氣,並親身了解學生的困難及需要。每年學校亦會進行「與校長真情對話」的時間, 藉以促進學生與學校的交流,營造互相溝通的氛圍。教師發現應屆考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於是集思廣益策劃幫助他們紓緩心靈的活動。除了減輕壓力外,關老師認為為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同樣重要。她坦言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有限,尤其是應屆考生在校時間更只剩數月,因此她與宗教科教師合作,在活動中加入價值觀教育元素,因為「長遠而言,良好的人生觀有助學生在未來逆境自強。」

qin_zi_jie_dai_xue_sheng_liao_jie_suo_xu_.jpeg

(校長親自接待學生了解所需)

ge_lei_de_xin_ling_yi_shu_chuang_zuo_jun_shen_ru_jia_zhi_guan_jiao_yu_yuan_su_.jpg

(各類的心靈藝術創作均滲入價值觀教育元素)

冀建立愛己愛人、對生命負責的良好校園氛圍

陳副校表示學校跟從聖女小德蘭「懷大愛做小事」的精神,從小事發揮出愛護別人的精神。她認為若師生的身心靈不健康,他們難以去「愛」。在這概念下,學校使盡辦法,全力鼓勵師生學會愛護自己,之後才可推己及人。關老師則認為學校的「愛」是「嚴中有愛」,有幾大原則:不可傷害他人、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愛護他人。在進行學與教或舉辦活動時,儘管同事和學生有不同的風格、性格和意見,但也定會遵從這幾個大原則行事。

xiao_fang_zhu_bao_sheng_nu_xiao_de_lan_huai_da_ai_zuo_xiao_shi_de_jing_shen_.jpeg

(效仿主保聖女小德蘭「懷大愛做小事」的精神)

談到推行身心靈健康措施後學校的變化,葉校長表示教師之前比較嚴肅,很少進入校長室,但她感受到現在的教師變得開心且健談;學生也變得有禮,時與校長聊天。葉校長憶述有位中二學生送了一張聖誕卡給她,讓她十分高興。關老師也對學生的轉變有感,兩年前,她曾擔任中一的班主任,當中有位學生較內歛、我行我素;直至今年,關老師從英文老師的口中聽到關於這位學生的美談——學生出聲提醒老師的觸屏筆與課室的電子熒幕不相容,翌日更親自購買了一支合用的觸屏筆送給老師。這個事件讓關老師十分震驚和欣慰,她感慨學生漸漸學會留意身邊的人,主動關愛他人。

ai_shi_chuan_cheng_gan_en_chuang_xiao_xiao_chang_yan_zhong_jian_ci_ai_bing_yi_zhi_dian_nian_zhao_de_lan_.jpg

(愛是傳承,感恩創校校長嚴中見慈愛,並一直惦念着德蘭)

教師是教育體系的重要促導者,但也是容易受忽略的一群;考生面對巨大的應考壓力,但未必有為他們專題而設的活動。德蘭中學深明兩者的難處,除了舉辦供全校學生的身心靈健康活動外,更多走一步,關注教師和考生這方面的需要,從而建造出一所充滿愛的幸福校園,值得同儕仿傚。想從更多學者的卓見或學校個案取經,發展或學校的身心靈健康框架,可到Go eLearning觀看專題的學與教影片,獲取靈感。

焦點專題, 身心靈健康, 幸福校園

昔日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