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爾以漁——如何培養子女的數碼技能
A A A+ A++

授爾以漁——如何培養子女的數碼技能

家校童心

在生活和學習新常態下,資訊科技成為孩子不可或缺的知識和技能。但在瞬息萬變的網絡世界,父母難以為他們解決所有問題,反而應授之以漁,為他們裝備數碼技能,才可確保他們有能力應對網絡安全問題。

不論在學習或工作,我們常常強調智商(Intelligent Quotient,簡稱IQ)和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簡稱EQ)的重要性。隨着資訊科技不斷發展,「數碼智商(Digital Quotient,簡稱DQ)」在近年興起,當中包括人們要對不實資訊和網絡私隱等問題有所警剔。家長可透過以下網絡安全議題的重要剖析,及培養數碼技能的心法,與子女一同成爲良好的「數碼公民」!

認識三大網絡安全議題 防範惡意攻擊 

第一:網絡釣魚

shutterstock_2103328010.jpg

網絡釣魚指透過偽裝成可信來源的電子郵件或短訊來騙取個人資料。不法分子從短訊或電郵假裝認識的人,發送僞造的網絡連結,誘騙對方提供個人資料或下載電腦病毒。他們擅長利用危急字句建立緊迫感,讓人疏於防範。家長需提醒子女在未確定信息來源之前,不要點擊可疑短訊或電郵中的任何連結,亦可為子女的裝置安裝防毒軟件,確保在子女誤墮陷阱前能夠自動攔截有害內容。

第二:假冒網站

shutterstock_1324311995.jpg

假冒網站是不法分子模仿合法網站製作的虛假網站。家長與子女在網絡搜尋器尋找資訊時,前往有保證的網站是避開假冒網站的不二法門。在造訪網站時,需確定網址左側具有「鎖頭」符號,再檢查網址前端是否含有「https」,因為其中的「s」代表「secure(安全)」。如果點進網頁時有警告畫面彈出,即提醒你這個網頁並不安全,更可能含有釣魚程式,屆時可提醒子女記住相關畫面,子女在下次獨自搜尋學習資訊時便能加倍小心。

第三:帳戶安全

shutterstock_1927950092.jpg

帳戶安全指我們為保護帳戶免遭惡意攻擊而採取的措施。家長可透過與子女更改網上平台帳戶密碼的過程,灌輸密碼強度標準的概念。高強度密碼至少由8個字元組成,當中包括大寫字母、小寫字母、數字及特殊符號。此外,在子女初接觸電子平台帳戶時,家長可陪同他們每三個月更改密碼,培養定期更改密碼的習慣,提升帳戶安全。

良好關係是打開教育大門的鑰匙

常言道:「身教勝於言教」,父母是孩子在家中最親近的學習對象,孩子會觀察並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做好榜樣,例如在瀏覽網頁時沒有意識地檢查網址左側的「鎖頭」,或者隨便把帳戶密碼貼在書桌上,孩子只會「有樣學樣」,養成不良習慣。

想有效提升子女的數碼技能,良好的關係尤其重要,當中牽涉親子的相處模式。面對較爲沉迷網絡世界的孩子,家長的好意往往被孩子曲解,釀成親子衝突。在教育孩子之前,如家長先了解他們喜愛網絡世界的背後原因,例如紓解學業壓力和渴望尋求朋輩認同,便可對症下藥。只以説教形式傳授數碼技能知識,只會適得其反,令孩子更不願意與父母溝通。

與子女一起寓學習於娛樂,是其中一種輕鬆的相處模式。家長可陪同子女登入「小校園」,遊玩有關網絡安全的小遊戲,了解互聯網的潛在風險,以及保護帳戶的方法。在玩遊戲之前,不妨先與子女預習,閲讀由香港互聯網註冊有限公司精心準備的電子書,齊齊提高網絡安全意識!

家校童心, 數碼技能, 5S數碼家長, 網絡安全

昔日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