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種植回歸自然
A A A+ A++

有機種植回歸自然

童學同樂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將今年訂為國際果蔬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期望推動健康且永續的蔬果生產,推廣多元、健康及均衡的飲食方式,並透過創新技術減少糧食損失與蔬果浪費,達至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目標。有機種植的方式,讓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得到平衡,透過促進生物多樣性和土壤生物活動的耕種,正正回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有機耕種有什麼特點?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吧!

有機肥料

健康的泥土是促成有機耕種的重要元素。農夫會以有機物飼養泥土裡面的各類生物,它們會釋出各類養份,有機物會在大自然中分解,是天然的健康肥料。泥土上厚厚的有機物就像綿花一樣,可以吸收水份,減少泥土的水份蒸發,亦減低因風雨所做成的水土流失。有機物為泥土創造一個排水良好、空氣流通的環境,從而令植物獲取更充足的養分,生長得更健康和茂盛。

堆肥

堆肥是模仿大自然的循環,將一些廢棄物,如落葉、枯草、動物的屍體和排泄物等,這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堆放在一起,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讓各類動物及微生物把它們分解。被分解的有機物質與泥土混合,轉化成為含有養分的腐殖質,可以改善泥土的結構,調較泥土的酸鹼度,是天然又優質的土壤改良劑!

有機病蟲草害管理

現化農業不時會加入殺蟲劑及化學農藥,對付田間的害蟲。有機耕種提倡以天然的方式減少病蟲草害,不用化學品耕種。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有機耕種會採取不同的預防措施,包括選擇種植抗病蟲的品種,留意種植的密度、適時收割以避過害蟲最多的時間、利用天敵對付害蟲,並保持田野的環境衞生,將雜草、收割後的殘餘部份,掉落的瓜果等等盡早清除,減少害蟲寄生。

輪種間種

「輪種」就是將農作物輪流在不同的田地上種植,「間種」是在同一幅地上,同一時間種超過一種農作物,從而產生互助互利的作用。輪種和間種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害蟲找不到原本的農作物寄主,這就可以打破病害蟲不斷繁衍的循環。另外,種植不同的農作物亦可促進多樣化的健康生態系統,可以將泥土裡的肥料充分運用,例如深根和淺根類的輪流種植,可以吸取不同深度泥土裡面的養分。

想增強科學與個人、社會及環境關係的相關常識的知識,可參與本年度的「十分科學」學生獎勵計劃,透過富趣味性的學習材料和練習,鞏固知識之餘,更能發展解難與探究的能力。

童學同樂, 有機種植, 可持續發展, 大自然

昔日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