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學同樂

茶樓「一盅兩件」的文化紮根於香港人的心。「一盅兩件」指上茶樓喝茶,一邊品茗一邊享用點心,俗稱「飲茶」。相信大家也曾與家人到茶樓「飲茶」,品嚐燒賣、蝦餃、叉燒包等多種美味的港式點心。時移世易,有些設備和點心卻在歷史巨河中漸漸沉沒,成為回憶。
功能多樣、即叫即整的點心車
說到舊式茶樓的重要設備,便不得不提到逐漸被點心紙取代的點心車,如今只能在一些舊茶樓才能勉強見到它的身影。點心車的特點是「即叫即蒸」,或有溫火保溫,食客下單後可於近距離觀看侍應煎炸食材,想必你沒見過吧?車子的款式根據用途有所不同:蒸籠車,每架車最多可放八十籠點心;煎炸車,特意於角位加設排氣孔,疏導煎板散發的油煙;還有保溫車,主售煎炸食物,玻璃趟門讓人一目了然。侍應也會推着點心車走來走去,叫喊着點心的名字。
色香味俱存的雨傘啫喱糖
如果你問長輩童年時到茶樓最印象深刻的食物,有一種甜點總能在芸芸鹹點中脫穎而出,那就是雨傘啫喱糖。啫喱糖佈滿椰絲、七彩繽紛、香甜可口,符合孩子的口味,但這道甜點上的一把小傘子才是它最大的特點。傘子用細如牙籤的木棒為骨幹,配上紙製的傘面,成為可以開合的紙傘,是小朋友最愛的玩意。可惜,或許是因為成本問題,如今雨傘啫喱糖已經越來越少,即刻茶樓有售啫喱糖,那把懷舊的小紙傘也不復見了。
飲茶是重要的本地飲食文化。隨着時代變遷,一些點心也因為工序繁複、成本太高或技術失傳而絕跡茶樓,只活在老一輩的香港人心中,成為香港的城市瑰寶。說到飲食的集體回憶,就不得不提中西交匯的港式餐廳——茶餐廳。茶餐廳用着行內術語,你對於這些用語有多了解?馬上閱讀今期《小校報》,了解更多茶餐廳的暗號,以及在往後的文章,一起尋找城市瑰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