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肆虐至今,人們的生活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轉變。對學生而言,網課已成生活新日常,他們只能留在家中隔着熒幕與老師同學溝通,面對面對話的機會大減;教育局也因應疫情連續三年取消DSE中英兩科的口語考試,學校對學生說話能力的訓練或會隨之減少。瑞士科學研究期刊《Frontiers》的文章亦指出,社交距離、口罩等防疫措施影響及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中學生在種種既定的限制下,即使無需應付考試但對日常生活亦非常重要。同學如何另闢蹊徑,安全地鍛鍊自己的口語能力呢?
防疫措施限制交流 削弱溝通能力
疫情當前,為了守護健康,遵守社交距離、口罩等等防疫措施絕對是無可避免,許多活動都由線下改為線上進行,連學校課堂也從面對面改為網課,令校園生活和學習方式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事實上,這些措施大幅減少了面對面的對話交流機會,對於仍然需要精通溝通能力的學生而言,失去跟老師和同學談話、口試練習眾多鍛鍊機會,說話與表達能力必是大大影響。
溝通時,面部表情、語調等因素與說話內容同樣重要,而口罩恰巧遮掩嘴巴和大部分臉部位置,對此兩項要素造成干擾,影響接收及傳遞訊息。首先,口罩遮蓋口鼻,對方不能讀唇,又難以解讀完整表情,影響對方接收情感等訊息和預估之後的反應。再者,口罩某程度上削弱了發言者的發音、聲量和聲調等等都被阻擋,有機會造成溝通不良。
疫境自強 輕鬆維持及提升口語能力
那麼,有甚麼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困境中維持及提升口語能力呢?
第一,善用電訊通信軟件設立「傾計群組」,與朋友交流,打破口罩限制。學生可以安坐家中,積極運用通訊軟件與同學、朋友進行「無罩」對話,這樣就能看着對方全面交流,打破口罩的限制,又可以遙距見面,維繫友宜。學生可以設立不同主題的群組,不論是學業功課,還是閒話家常,種種分享、話題都能暢談一番。
第二,珍惜與家人共處的時間,在家對話。疫情當中,因為在家工作、上課等措施,許多家庭的家中異常「熱鬧」,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比平時増多。學生可以珍惜這平凡中的不平凡,積極與在家的家人談話,不僅能維持說話能力,更能增進彼此感情!
第三,活用網上資源,進行聽說練習。坊間許多機構都意識到疫情對學生的影響,因此積極開發及推廣眾多網上平台,提供聽說練習,讓學生保持狀態。當中,香港教育城的English Campus為各級學生提供有趣的英語互動短片,聲畫俱備,更附有文字稿,讓學生輕鬆學習生字,跟讀台詞的正確發音,更能練習說話能力。
此外,香港教育城更再度與EnglishCentral聯手推出「EnglishCentral復活節挑戰計劃 2022」。學生可以透過超過15,000條影片,內容涵蓋電影、名人訪談、紀錄片等,享受學英語的樂趣。EnglishCentral亦設有AI說話評分系統,讓每位學生觀看適合自己程度的影片,配合說話練習、詞彙測驗、問答題等,每天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學英文都變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