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學同樂

同學身邊有視障朋友嗎?有否了解過他們的日常生活?視障人士除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有所限制,亦難以享受視覺主導的娛樂,例如電影、戲劇、書籍等。幸而隨着口述影像、「有聲書」等輔助服務的誕生,視障人士可透過聽覺享受無障礙娛樂,讓生活倍增趣味。
口述影像
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指把視障者無法接收的影像訊息轉化成口語或文字敘述,再傳遞給他們,協助理解內容的服務。以口述電影為例,口述影像員須在盡量不干擾對白、聲效和背景音樂的情況下,以言語描述演員表情、動作、服裝甚至場景,讓視障人士充份理解電影的面貌及細節。在一些無障礙影院,視障人士在售票處可取得口述影像機,觀賞電影時戴上耳筒,便可聆聽電影原聲以外的口述影像聲軌,與健全人士一同走入電影世界。
製作口述影像需時,按着影像內容撰稿之後,口述影像員亦需要排練演繹的過程,再正式進行錄音。現時口述影像的用途廣泛,除了電影,亦應用於電視節目、戲劇、博物館展覽、自然觀光等。
有聲書
「有聲書」是甚麼?顧名思義,即是以聲音呈現書本內容的作品,形式包括朗讀、廣播劇或專題報導。香港盲人輔導會自上世紀60年代起製作「有聲書」,邀請義工「獻聲」錄製,現時已累積超過七千本,類型包括文學及小說類、人文及歷史、藝術及生活百科。
錄製有聲書並不容易,「說書人」宜口齒伶俐、字正腔圓,以及擁有悅耳聲線。除朗讀書本內容,有時亦須代入小說情節,以頓挫抑揚的聲音,演繹出故事的高潮迭起,務求做到繪形繪聲。
這些無障礙娛樂除了為視障人士生活增添樂趣,亦幫助他們了解世界,與社會接軌,跨越溝通的界限,促進共融。如果同學想了解有身體障礙的人在生活中如何與人溝通,快來閱讀小校報5月號《溝通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