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們的皮膚
A A A+ A++

認識我們的皮膚

童學同樂

皮膚與腦袋、心臟一樣,都是相當重要的人體器官,同學對它的認識有幾多呢?又知不知道要如何保護我們的皮膚呢?

皮膚由多個部分組成,包括表皮、真皮、皮下脂肪、神經線、血管、毛髮、皮脂腺及汗腺。皮膚的功能眾多,我們平常之所以有冷熱、痛楚、痕癢等感覺,正是因為皮膚的神經線令身體感受到外界的刺激;而汗腺幫助我們透過排汗,把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包括鹽分或其他有害物質,排出體外。皮膚亦能調節我們的體溫,令體溫維持攝氏三十七度左右;同時能保護身體,減低水分及細菌侵入身體的機會。

我們可通過了解皮膚的常見問題和疾病,學習有效的護膚方法,保持皮膚健康。

1. 被日光灼傷

我們常聽見人說擁有古銅色的皮膚,予人健康形象。不過,長時間在日光下曝曬,會令皮膚變得粗糙和乾燥,出現水泡、紅腫、黑斑及皺紋,甚至會導致皮膚癌。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培養防曬的習慣,例如在烈日當空時躲在樹蔭下、穿着淺色棉質的長袖衫褲,而到海灘游泳時,亦應在皮膚上塗上防曬太陽油。

如果不慎被陽光灼傷,應該先用清水清洗受灼傷的皮膚,再塗上清涼、保濕及較滋潤的護膚膏,同時亦需要多喝開水,補充身體的水分。

2. 腳癬

腳癬俗稱「香港腳」,我們居住的香港天氣溫暖潮濕,如果長時間穿着密不透風的鞋襪,會容易患上腳癬,令人感到痕癢及疼痛。腳癬是會傳染的,因此我們不應穿着別人的鞋襪,以減低感染真菌而患上腳癬的風險,亦可選擇多穿通風的棉質襪,保持足部皮膚的衛生。

3. 暗瘡

步入青春期,我們的皮脂腺變得活躍,皮脂分泌會增加,身上如面部、胸部及背部便容易長暗瘡。要預防暗瘡,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皮膚清潔,定時用水清洗皮膚,避免空氣中的塵垢堵塞毛孔及細菌入侵;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亦非常重要,多吃蔬果,少吃辛辣、過多脂肪或糖分的食物,例如朱古力。而時常保持身心舒暢,避免陷入過度緊張的情緒,亦能預防暗瘡。

若同學想了解更多生活常識,快來參加教城十分科學網上自學計劃,學習更多有趣知識,並競逐個人獎項。

童學童樂, 科學, 皮膚, 身體, 生活常識

昔日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