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署的前世今生
A A A+ A++

香港警署的前世今生

少年Teen空

香港雖為彈丸之地,歷史底蘊卻十分深厚,擁有超過130項歷史古蹟,當中有不少都是以前的警署建築。經過多年的城市發展,有許多警署已經暫停作為警用建築使用,並已以活化保育方式重新發展。究竟這些警署以前和現在的模樣和功能有多大差別?且讓我為你道來它們的前世今生。

舊赤柱警署搖身一變成超市 換個方式服務市民

舊赤柱警署於1859年落成,是香港最早建成的6所警署之中唯一保存下來的警署,早在1983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經歷超過一個世紀的舊赤柱警署當時負起維持當地治安的責任,在日軍入侵的時期更是沿海防禦要塞,但最終失守被日軍徵用為當地總部。戰爭結束後才被香港警務署重新接管,後來因地方不敷應用被新警署取代。

現在,這個警署已撥交私人用途,被租作超級市場俱周圍街坊一個購物的地方。為盡力保存法定古蹟,超市的室內裝潢和規定都大有講究。店內上層的露台木門平時不會開放,店內被列為古蹟的五條木柱,都以膠板圍起,作保護措施。此外,為免造成踫撞或刮花牆身,超級市場內禁止使用手推車,只提供手提籃購物。

舊中區警署成當代藝術中心 為市民帶來藝術啟發

就算沒有聽過中區警署,大家也可能聽過鼎鼎大名的「大館」。大館是昔日公眾對前警察總部以至整個建築群的簡稱,而現在則成了當代藝術中心。舊中區警署建於1864年,是三層高古典式建築。後來加建一層,並落成另一座四層高的大樓。2005年正式「榮休」後,交由香港賽馬會進行活化計劃,計劃耗資18億。

歷經約10年的維修保育,舊中區警署成為了一個集古蹟及藝術館於一身的建築群。革新後的大館把藝術融會於文化遺產當中,定期舉行一系列探討香港文化歷史的主題展覽及體驗活動,亦是一個讓訪客享受愉快時光的香港文化及消閒地標。大館於2019年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為此獎項中最高殊榮,可見活化計劃卓越的保育及活化成就。

大澳警署活化成大澳文物酒店 商業融入傳承保育

大澳警署於1902年興建,是香港其中一個最早期建設的離島警署。有趣的是,當時駐守大澳的警察的主要職責並非單是打擊罪惡,更要兼任「和事佬」的角色,為村內的居民排解家庭糾紛及平息爭執。這所警署更曾發生開槍謀殺及自殺案,當時的子彈孔至今仍清晰可見。

從2009年開始計劃,舊大澳警署被活化成大澳文物酒店,終在2012年開幕。保育公司用心平衡商業元素與文物保育。活化工程盡量保留內外裝潢,舊有的報案室改建為文物探知中心,展出紀念當年警署運作的收藏品、珍貴圖片及影片,天台設有玻璃頂的咖啡廳及餐廳,毗鄰的守護塔則變為多用途室,而部分未租出的酒店套房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酒店同時與大澳社區推出多項特色活動及導賞團,包括舊大澳警署文物古蹟遊、地道美食展及自然生態旅遊等,並且協助區內的非牟利機構推廣大澳的節慶活動、晚間捕魚遊及中華白海豚遊等活動。

時移世易,不論是上述的警署,還是其他建築物,都有被拆卸或被活化的一天。但是,就算它們的外觀或功能改變,它們都是香港成長的印記,交織着我們的街道回憶。如果在成長路上,也有令你印象深刻的街道回憶,不妨以文字創作抒發你的情感,寫畢更可投稿至創作天地,向大眾分享你獨一無二的回憶。

少年Teen空, 香港警署, 活化保育, 歷史文化

昔日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