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22
A A A+ A++

02/2022

疫下籌劃統測或模擬試 網上評估成新出路

Thursday, February 24, 2022
焦點專題

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反覆上升,學界將提前三、四月「放暑假」,而何時正式開考香港中學文憑試仍有不確定的因素。學校如何可以在疫下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以至能重點幫助學生掌握應有的知識及技能呢?有學校約兩年前起,便於中六模擬試試行網上考核,確保學生定期從總結性評估獲得回饋,繼而讓師生制定針對學與教的策略。該校在平衡教師團隊、學生及家長等持分者意見後,現已將網上考試推展至全校,為確保公平性,校方不僅加強軟硬件配套,更配合訓輔工作,冀引導學生誠實作答。

Undefined

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反覆上升,學界將提前三、四月「放暑假」,而何時正式開考香港中學文憑試仍有不確定的因素。學校如何可以在疫下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以至能重點幫助學生掌握應有的知識及技能呢?有學校約兩年前起,便於中六模擬試試行網上考核,確保學生定期從總結性評估獲得回饋,繼而讓師生制定針對學與教的策略。該校在平衡教師團隊、學生及家長等持分者意見後,現已將網上考試推展至全校,為確保公平性,校方不僅加強軟硬件配套,更配合訓輔工作,冀引導學生誠實作答。

疫情礙中六模礙試 始推動網上評估

「停電怎麼辦?」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副校長陳思茵憶述2020年起推動網上評估時,疫情肆虐,惟中六考生仍需備戰文憑試,故萌生網上模擬試的念頭。陳坦言,初期有家長對考核方式有憂慮,除擔心硬件問題,亦對公平性存疑,但陳認為網上考試有必要性,解釋雖然日常教學中,老師也有測驗、默書等評估,惟缺乏劃一標準的總結性評估和指標,「(網上統測)讓學生知道,網課進行了一段長時間,究竟他們有否忽略了一些學習內容?或者跟其他同學比較時,會否仍然保持到以前實體課的水平?我覺得這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main_1.jpg

(儘管網上統測不能百份百替代實體考試,該校仍因應疫情試行網上評估,不想暫停總結性評估)

全校推動網考 增軟硬件支援師生

該校由去年起將網上評估推展至全校,牽涉中小學部的所有教師。為加強對教師的支援,該校首先透過問卷,了解同工疑慮和困難,同時製作教學影片和舉辦網上工作坊,更於各科組內設一名代表,集中訓練,繼而推動層層支援。陳認為,「科技是協助我們,不是阻礙我們」,笑言自己也能操作,相信是同事的「強心針」。

main_2.jpg

(為了讓師生適應網上評估模式,該校特地製作一系列教學影片,圖為有關教師改卷、監考、收卷、派卷等不同程序的教學片段)

學生支援方面,小學部主要以選擇題為主,較易處理,中學則要求學生以手機等設備掃描且上載試卷,步驟較多,該校資訊科技委員會主席許港亨表示,為協助學生適應新評估模式,該校通過教學影片,講解在家中設置考試鏡頭、上載試卷等步驟,同時亦在試前舉行兩次模擬網考,讓學生切身感受整個流程。對於特殊教育需要等有困難的學生,亦會個別安排回校應考。許形容,當時眾人皆擁抱成長思維,希望「小步子一直向前行」。

main_3_blured.jpg

(考試期間,學生不僅要利用電腦下載試卷,亦須另外設置一部手提電話或平板(圖右),讓教師透過鏡頭清楚看到作答的情況,以確保公平性)

main_4.png

(學生完成作答後,會利用手機掃描試卷,再上載至指定位置。教師可於糸統即時查閱學生提交試卷的情況,並備份試卷內容。該校會為有需要學生借出必要器材。)

spreadsheet_blurred.jpg

(該校本年度的線上模擬考試,透過共享檔案即時登記學生出席及收卷情況,一目了然。)

從擬卷到改卷 配合鏡頭監考確保公正

家長尤為關注網上考試的公平性,許港亨表示,教師擬卷時,會設定一些要求高度理解學習內容的題目,考核學生思考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即使旁邊有教科書,也絕不能搬字過紙,加上教師由監考至改卷均可發現不誠實作答的跡象,「一定要他們開鏡頭,讓老師看到他們的作答狀態,再者一改卷就會知,最基本是兩個答案很相似」。許表示,教師也很了解學生,若網考成績遠超平時表現,也會多加留意。

whatsapp_image_2022-02-21_at_11.49.21_am.jpeg

(試後對卷期間,班主任跟進輔導工作,引導學生分析經驗,從中學習更認識自己。)

試後檢討 助學生建立誠實品德

該校於試後配合訓輔工作,鼓勵涉不誠實行為的學生自首,再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反思和了解誠實等品格的重要性,同時協助學生訂立學習目標。對於「Open Book(開卷)」考試,副校長陳思茵指,該種模式仍不能避免作弊,因為學生仍能尋求他人協助作答,故認為該模式主要考核學生篩選及整理大量資料的能力,亦不可套用至某些科目,「例如中一、中二中史科,問甚麼年份、年代發生甚麼事、哪個皇帝?這樣Open Book其實是考同學即時搜尋的速度,所以我們那時並不贊成這個方法」,反而希望學生在作弊的引誘下,仍能堅守誠實等核心品德。

陳思茵認為,網上評估將會是未來的大趨勢,期望未來加強與其他學校或大專院校協作,整合不同學校推動網考經驗,長遠建立每個學習階段的網上評估指標。想了解學校如何全校推行網上評估,可重溫陳思茵副校長及許港亨老師於AiTLE x EdCity: 「統籌全校網上學習策略2.0 – 中學篇」網上研討會分享如何制定紙本及網上評估策略

疫情持續不穩,教師近日或要四處搜羅網上教學資源。教城網上評估系統STAR平台,提供評估庫、電腦自動評卷及學生表現報告,為學校提供額外的評估工具,以支援學與教;另一「網上試題學習平台」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合作,提供歷屆公開試試題,讓高中學生在疫下仍能積極備戰文憑試。

Hashtags: 
焦點專題, 網上評估, 評估策略, 評估工具
Edpost Title: 

老虎出沒注意!

Thursday, February 24, 2022
童學同樂

爆竹一聲除舊歲,家家戶戶亦已貼上印有老虎公仔的揮春,象徵牛年過去,踏入虎年。老虎卡通精品就經常在香港看到,但你曾否親眼看過老虎?你又是否知道香港可能曾經有老虎出沒?老虎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特徵,到底如何輔助牠們覓食,讓牠們輕鬆穿梭於叢林之間?

Undefined

爆竹一聲除舊歲,家家戶戶亦已貼上印有老虎公仔的揮春,象徵牛年過去,踏入虎年。老虎卡通精品就經常在香港看到,但你曾否親眼看過老虎?你又是否知道香港可能曾經有老虎出沒?老虎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特徵,到底如何輔助牠們覓食,讓牠們輕鬆穿梭於叢林之間?

漁護署資料顯示,三千多年前,香港可能擁有廣闊無垠的熱帶闊葉林,孕育着各種各樣的熱帶動物,當中包括兇猛的華南虎。隨工業及都市發展,大肆開墾土地,焚燒樹林,加上過度捕獵,老虎早已絕跡香港。

儘管如此,現時我們仍能找到老虎或許曾經出沒的蛛絲馬跡。「樂富」一地以前稱作老虎岩,其實就是取自「老虎」諧音,坊間亦曾有說法,指該地過去曾有老虎出沒,不過也有講法指「老虎岩」一稱源自地形。

放眼世界,全球僅存的老虎主要屬6大品種,包括華南虎、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等。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料,現時野生老虎僅剩約3,900隻,主要分布11個國家,包括印度至中國東南部,以及俄羅斯至蘇門答臘的森林。

老虎屬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尾巴平均長約1米,除了用作平衡身體,亦會像寵物貓一樣,隨情緒起伏變化,放鬆時尾巴垂下,察覺危機時,則會快速地左右擺動。雖然老虎體型龐大,但牠們的虎掌有着柔軟的肉墊,讓獨行的牠們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捕捉獵物。

人類開發土地、捕獵、非法貿易老虎身體部分均加劇老虎瀕臨絕種的危機,現時老虎的棲息地較10年前大減40%,我們必須加強保護環境,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想了解更多有關老虎的冷知識?教城小校園製作的生活知識月刊《小校報》今期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合作,講述12個有關老虎的有趣知識,讀者更可以挑戰「熊貓電子學堂:自然常識獎勵計劃」【單元 4:虎年冷知識】,測試下自己對老虎的認識!今期《小校報》亦介紹了火山爆發的成因及貨幣的發展,內容多元,萬勿錯過!

Hashtags: 
童學同樂, 老虎小知識, 環境保護, 農曆新年
Edpost Title: 

比輸贏更重要的事:運動家精神,你知道多少?

Thursday, February 24, 2022
少年Teen空

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以及不少國際體育大賽相繼落幕,運動員在場上揮灑汗水,拼盡全力爭先,每一幕都掀動人心。比賽總有輸贏,然而勝負只是一時,背後的精神才是永恆。你知道甚麼是「運動家精神」嗎?在運動場以外,它能為我們的成長及人生帶來哪些啟發?

Undefined

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以及不少國際體育大賽相繼落幕,運動員在場上揮灑汗水,拼盡全力爭先,每一幕都掀動人心。比賽總有輸贏,然而勝負只是一時,背後的精神才是永恆。你知道甚麼是「運動家精神」嗎?在運動場以外,它能為我們的成長及人生帶來哪些啟發?

迎難而上 堅持總有收穫

國際體育賽事雲集各國頂尖好手,想突圍而出,必先將自身潛能推至極限。在突破自我的路上,難免經歷一連串挫折與失敗。是甚麼支撐着運動員,去跨越一道道看似不可能的難關?屢破世界紀錄、被譽為「香港小飛魚」的運動員何詩蓓曾說:「比賽八成是心態,兩成是體能」、「也許會犯錯,但最重要的是不放棄、不斷嘗試,你就能夠游向前!」

過往她曾因傷患被迫中斷訓練,更與大型比賽失諸交臂,然而她沒有就此放棄,反而愈挫愈勇,拚出佳績。人生本有高山低谷,結果和努力或許未成正比,但是只要我們不屈不撓,懷着勇氣和堅韌的意志迎難而上,定能有所領悟,為自己創造新的契機!              

良性競爭 優雅地面對得失

爭勝之心人皆有之,如何在跌宕起伏的比賽生涯中保持「勝而不驕、敗而不怨」的心態,絕對是每位運動員的一大考驗。在冬奧的越野滑雪比賽中,芬蘭代表Iivo Niskanen以第一名衝線後沒有離場休息,反而在終點旁靜待90多名對手一一完賽,並向最後抵達的運動員送上鼓勵,最終兩人更擁抱慶祝,場面真摰而動人,令人感受到超越勝敗的運動家風度。

無論是遊戲、運動、學習或是生活上其他層面,我們常會面臨大大小小的勝負對決。成敗與否,我們亦應尊重結果及對手,贏了要懂得謙虛,輸了也能坦然接受,並從過程中檢討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反覆修正、不斷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重視公平團隊合作

運動選手惡意犯規、為了展現個人能力置團隊於不顧的事件偶有發生。真正的運動家,會堅守誠實作賽的原則,將公平放在勝負之上,寧可堂堂正正地輸,也不用不光彩的手段來贏;在團體運動中,不只着眼個人榮譽,而是從大局出發,與隊員互相協作及「補位」,朝着共同目標進發,發揮「1+1>2」的效果!這些品格特質不只限於體育界,也同樣適用於人生中的各個領域,值得我們借鏡。

想走進運動員們的內心世界,發掘更多關於運動的故事、趣聞及小知識,不妨翻開香港閱讀城為你準備的一系列主題書單,並將閱後感提交至閱讀約章獎勵計劃,體驗更豐富的閱讀旅程。此外,創作獎勵計劃第二期「主題寫作」現正徵文中。快來投稿,分享運動帶給你的經歷和感受吧!

Hashtags: 
少年Teen空, 運動家精神, 北京冬奧, 正向心態
Edpost Title: 

提升網課專注力四大妙法

Thursday, February 24, 2022
家校童心

家長對電子裝置可說是又愛又恨,一方面明白子女重返網課生活,不論是上課、做作業,還是與同儕師長溝通,都需要使用電子裝置,另一方面卻憂心遊戲或社交平台等外在刺激實在太多,讓子女容易分心,專注力大大降低。為家長提供4個既放心及可重拾專注力的妙法,提升子女的網課學習效能。

Undefined

家長對電子裝置可說是又愛又恨,一方面明白子女重返網課生活,不論是上課、做作業,還是與同儕師長溝通,都需要使用電子裝置,另一方面卻憂心遊戲或社交平台等外在刺激實在太多,讓子女容易分心,專注力大大降低。為家長提供4個既放心及可重拾專注力的妙法,提升子女的網課學習效能。

一、留意環境設置及穿著

在熟悉的家中上課,加上小朋友自制能力稍遜,便容易分心。家長需讓孩子明白,網課其實是上課的一種,應與面授課堂同樣認真看待。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讓子女上網課時保持專心,需先準備寧靜整潔的家居環境,儘量騰出書桌或飯桌,收起多餘物品,尤其是玩具,留意光線,營造如學校般專注學習的氛圍。

在穿著打扮方面,子女不宜穿睡衣,可改穿校服或其他整齊的服裝。另外,家人也需注意自己有「入鏡」的風險。早前一位小朋友上網課時,鏡頭不慎拍到只穿着內衣的爸爸,成為城中熱話。因此,家人的穿著以得體整潔為優,盡量保持安靜,避免打擾子女上網課。

二、訂立明確目標

家長宜先與子女一同設計每天的日程表,設定每個時段的單一目標,包括上課、完成功課及遊戲休息等,這樣便能專注做單一工作,亦容易檢視成果。家長可善用孩子達標後獲得成就感作為推動學習的動力,即使未能如預期完成,也可按子女的狀況,調整時間安排,鞏固他們的自信心;切忌設定超出孩子能力太多的目標,當他們難以完成目標,便會抱怨「溫習功課都做不完」,換來的只是無力感,得不償失。

三、適當安排休息時間

研究顯示人的專注力時間隨年紀提升,換言之,年紀小的孩子較難長時間專注做事。學校設計上課時間表會在課堂之間安排小休時間,讓學生稍作休息。家長和子女設計的日程表也需在做功課與溫習的時間中,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但不宜選擇需長時間投入心神,或對着熒幕的休閒活動,例如看劇集和玩網上遊戲,宜與家人閒談、站起來走走、舒展筋骨,讓身體和頭腦放鬆,才能專注地處理接下來的事項。

四、善用時間管理工具及方法

時間管理方法能協助子女規劃每天的學習時間,如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便是廣受好評的方法之一。番茄工作法的步驟如下:

1. 決定待完成的任務,務實地估計所需時間

2. 設定番茄工作法定時器(25分鐘)

3. 持續工作,直至定時器響起

4. 短暫休息3-5分鐘

5. 每四個番茄,休息15-30分鐘

番茄工作法有助子女專注完成已規劃的工作,事後更可檢視工作進度,回顧工作的成果或品質,並從中認識自己的能力,進而改進時間分配能力。

此外,月曆和週曆也是簡單而實用的時間管理工具。子女可列明待辦事項及繳交日期,方便安排時間,專注完成某一項工作。在科技的幫助下,現時常用的網課工具已有電子版月曆,讓老師在設置功課後,學生月曆上亦會顯示功課的繳交日期,點擊連結便能遞交功課。

學生獎勵計劃之「我的儀表板」功能也是同樣的原理,學生可於一個介面檢視各獎勵計劃每月已完成和待完成的練習,練習涵蓋中文、英文、常識、STEM、通識及寫作等各學科知識,既能寓學於樂,在輕鬆的環境下增進知識,也能掌握網課生活的學習節奏,創造屬於自己的學習歷程。

Hashtags: 
家校童心, 時間管理, 專注力, 電子學習
Edpost Title: 

疫下教學︰全校網上學習策略

Thursday, February 24, 2022
教學有道

疫情持續升溫,面授課堂不得已暫緩,主要教學場所再度回歸網上進行。累積及汲取以往網上教學的經驗,學校管理層及教師們又如何從挑戰中尋求革新,從而優化網課下的學與教?教育工作者在審視及調適教學策略的道路上,不妨嘗試思考如何進一步規劃全校網課發展方向,並改良課堂運作及互動學習活動的設計,以協助學生在疫情下能夠不間斷且有效地學習。

Undefined

疫情持續升溫,面授課堂不得已暫緩,主要教學場所再度回歸網上進行。累積及汲取以往網上教學的經驗,學校管理層及教師們又如何從挑戰中尋求革新,從而優化網課下的學與教?教育工作者在審視及調適教學策略的道路上,不妨嘗試思考如何進一步規劃全校網課發展方向,並改良課堂運作及互動學習活動的設計,以協助學生在疫情下能夠不間斷且有效地學習。

規劃全校課堂 釐訂未來網上教學發展方向

對莘莘學子而言,在家中進行網課已不是新鮮事,但老師仍然常面對學生在平台操作層面的疑難,甚或是學生專注力不足、掛機(即處於上線,但其實不在電腦前的狀態)、長期使用電子產品致使疲憊等情況。規劃完善的課堂時間表有助解決以上問題。深井天主教小學馮朗副校長分享他們學校如何運用全校時間表,在全日或半日的教學模式中實施劃一堂數、統一Zoom登入帳號,讓學生易於適應網課的節奏。另外,轉堂或小息則會轉黑屏讓學生休息。學校更推行一系列措施幫助學童進行網上授課,除了安排特別需要的學生可回校或借用設備外,學校尤其注重與家長的協作,製作家長小冊子及短片指導他們如何協助年幼學童登入網課、網上交功課等資訊,助課堂運作順暢。

於未知疫情持續多久但仍要維持優質學與教是學界現時的共同課題,相信學校的長遠規劃政策亦是一關鍵。馮朗副校長提到長遠而言,需要老師協調並幫助學校規劃網上教學方向,從課堂參與度、老師回饋、加強師生互動、鞏固學生說話訓練課程等學教及行政層面入手,需要推動網課發展恆常化。除此之外,教師需多加留意學生的資訊素養及身心靈健康,尤其在長時間採用網上課堂後對學童及照顧者的社交情緒所造成的影響亦甚為重要。

讓網上學習變得互動且有趣

網上教學的挑戰在於如何加強學生互動參與課堂,以及有效地評估且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實踐了數年電子學習的聖公會聖本德中學孔任熙助理校長,認為學校推行的混合教學的模式行之有效。透過網上學習平台,於上課前安排多元化的影片及簡單工作紙預習予學生,帶動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回到課堂上,由老師總結預習內容,讓學生分組共同討論、協力解決疑難、應用及展示學習成果,從而鞏固並提升學生知識、參與度及學習興趣,老師肩負促進者(Facilitator)的支援角色。最後透過課後功課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評估。此模式不但可應用在面授課堂,在網課模式下也可採用,對推動三大學習(自主學習、課堂延伸學習、隨時隨處學習)有正面的幫助。

blooms-taxonomy.png

孔助理校長提到學校推行的混合教學的模式切合布盧姆分類學(Bloom's taxonomy)教學目標分類,第一步的自主學習可達成底層的記憶(Remember)及理解(Understanding),而其餘的應用、分析、評估及創造則可以在課堂上由老師帶領下處理。
Photo Source: Vanderbilt University Center for Teaching

網上學習平台的應用大大促進混合教學的模式。在掌握學生學習進度上,他提到運用Edpuzzle製作教學影片予學生預習,每段影片更會配簡易的工作紙以測試學生是否理解內容,老師亦可看到學生觀看影片的數據。課堂上以Desmos讓同學互動作答題目,進行即時批改、個別跟進;以Phet加入科學科的實驗模擬教材,令學生於網課也可以更易掌握科學的概念。網課的互動元素讓學生更投入及專注於課堂,老師也易於檢視及掌握學習成效。

香港教育界積極在危機中學習,未來仍需要繼續探索網上教學的發展路向。要掌握多元有效的網上教學策略,可重溫香港教育城(教城)與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早前攜手舉辦兩場「統籌全校網上學習策略2.0」網上研討會,研討會邀請經驗教師分享如何應對疫情挑戰去策劃混合式教學及分享網課教學竅門,助學校及教師優化教學並規劃下學年的教學日程,讓學生再度投入網課的節奏。

Hashtags: 
教學有道, 網上教學, 電子學習, 網上學習平台, 混合式教學
Edpost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