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如何鍊成的?
「天才時光」(Genius Hour)是一種創新的教育方式,更被列入2021年的十大教育趨勢。它提倡有一段完全屬於孩子的自主時間,他們可以自由安排這段時間的任何活動,自由玩耍、自由探索、自由學習,讓孩子擁有自主成長的空間。
這個概念源自於全球頂尖科技公司Google,為了鼓勵創新,Google設立「天才時光」,允許員工以百分之二十的工作時間,做一些與工作無關及自己感興趣的任務。Google相信,每個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效率與創造力都會提高。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時,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火花誕生。疫情之下,隨著學生在家學習的時間增加,「天才時光」蔓延到教育界,美國教育諮詢機構Scientific Learning與Waterford都將「天才時光」列入今年的十大教育趨勢。
「留白教育」讓孩子填上自主學習的色彩
留白教育就是讓學生的時間表上可以騰出空格,讓他們自由填滿這段時間。在每天擠滿的學習日程中,刻意「留白」,給予學生想像及創造力的空間,同時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釋放空間,有助推動孩子的成長思維。
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吳禮和紀念學校去年首次推行留白教育,高群美校長引入台灣學校的「留白」概念,重新規劃學生的時間表,延長小息時間至接近30分鐘,增設名為「Happy Time」的時段,給予學生空間,讓他們選擇喜愛的活動。高校長認為在日常的學習模式裡,學習時間表密密麻麻,學生沒有喘息的空間,大多只是接受學習安排,沒有機會讓學生自己作出選擇。透過留白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權,「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做甚麼、學習甚麼、玩甚麼,也可以選擇不玩,只是休息、放空也可以。」高校長說。

(學生在Happy Time可自由選擇喜愛的活動,例如玩遊戲「健身環大冒險」(Ring Fit),一班同學一起闖關。)
「Happy Time」讓學生享受自由時光
校方根據不同學科及活動設計內容,在學校各個地方包括操場、音樂室及活動室等,設立不同的遊戲攤位,讓學生自由選擇活動。遊戲攤位十分多元化,例如在操場設有籃球、跳高、跳繩等體育活動,在活動室有Switch、桌遊的消閒活動;不同學科例如中文科有象形文字遊戲、音樂科設有鋼琴跳舞墊、常識科有自理能力攤位,教導學生繫領呔及綁鞋帶等生活技能等,深受同學喜愛。活動科主任任泳汶老師希望透過多元的學習經歷,增加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校方更設有活動「龍虎榜」,以競技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深受學生歡迎。校方現時一共有十六個不同類型的攤位遊戲,未來希望增設更多元化的活動供同學參與,例如單車機、故事閣、新興運動等。

(高校長和一班學生在琴鍵氈上踏出不同音高及和弦,一邊跳躍一邊學音樂。)

(以數學科的遊戲攤位為例,學生利用不同的數字卡計算出等於24的算式,進行遊戲化學習。)
除此之外,在「Happy Time」的時段,校方設有服務生計劃,讓學生負責管理遊戲攤位,從中學習服務他人。在同一個時間,學生可以擔當不同角色,亦可自由選擇不同類型的體驗。高校長希望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擁有學習自主權,令他們的校園生活變得更快樂。未來亦會視乎學習需要,把留白教育嘗試歸入課程之中,讓學生有更全面的自主體驗。適度的留白,騰出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由成長,激發孩子的潛能,也許可以帶來出乎意料的結果。
「天才時光」尋自我價值 發揮學生獨有潛能
「留白」的時光,可以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意義。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是本港少有設立「天才時光」的學校。該校學生的成績一向不俗,但在學科知識以外,學校希望培育學生更多不同的技能,以面對日後人生的種種挑戰。該校STEM教育統籌主任李靈心老師表示,希望透過這段自由的學習時光,讓學生從事他們熱愛的項目,從而建立自主學習態度,藉此培養學生有更多自主的想法。雖然高中需要面對沉重的公開試壓力,但是學校決定在中四及中五推行「天才時光」,讓學生在高中不只是著重公開試的訓練,而可以創造出富有意義的計劃,留下更深刻的學習回憶。
在「天才時光」中,學生可以自由選取感興趣的項目或是活動,自行決定學習不同的題材。由選材、規劃、研究至實行,都是由學生主導。學校沒有設定硬梆梆的學習框架,只是要求學生將自己有興趣的項目與社會需要結連,從而發揮個人的興趣及才能。「老師的角色只是輔助學生,讓學生透過自主規劃的過程更認識自己,找到屬於自我的價值。」李老師說。她強調在自主學習中,元認知(Meta-cognition)的能力十分重要,這個概念是指在學習中對自我認知過程的意識,就是學生掌握個人學習歷程的能力。「天才時光」培訓學生時間管理,自己做決定,主動規劃學習內容,有別傳統單向教育,由上而下向學生灌注學習知識。

(在同一個課堂中,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有不同的學習範疇。學生熱衷於自己的研究項目,探索書本以外的知識。)

(學生利用網上軟件,自行學習編曲,完成音樂作品。)
放手讓學生做決定 成果遠超乎想像
很多人或許擔心,給予學生自由,他們只會白白浪費時間,但是李老師卻認為,把學生的時間表填得密密麻麻,也不一定代表孩子全部能吸收。在這個課程中,教師會跟學生定期檢討學習進度,設立不同階段的「成功指標」,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學習方向,幫助學生解決在過程中面對的難題。「天才時光」讓學生決定項目規劃,展示出獨立學習成果。有學生喜歡寫作,透過寫小說鼓勵人積極面對生活;有學生喜歡音樂,透過作曲帶出種族共融的訊息;有學生喜歡做義務活動,透過自行組織活動幫助弱勢小朋友設立生涯規劃課程;有學生喜歡跳舞,透過編舞宣揚孝道;有學生喜歡摺紙,在課堂上研究不同種類的摺紙,開辦工作坊而獲得滿足。在「天才時光」中,學生發揮創意和才能,學習的範圍及成果遠超乎想像,學生保持對學習的激情,學習成效也可以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共通能力,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面對不同的挑戰。
在留白的時光,也許孩子會填上更繽紛的顏色。
為鼓勵教師以創新意念,推動不一樣的教與學模式,以迎接未來的教育需求,教城舉辦的第二屆創新教師獎,由即日起至2021年9月20日前接受報名及提交作品,凝聚及展現專業力量,持續推動教育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