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角度認識國家:數字技術開創跨時空文明之旅

國家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今認識國家的方式變得更輕鬆、更生動。隨著國家近年大力推動「科技興教」及數字化戰略的積極推進,無數珍貴文化遺產也透過數字技術「活」起來,突破時空界限,走進千家萬戶。無論學生還是遊客,即使足不出戶,也能「置身」國家博物館展廳「遊覽」,透過「人工導遊」引領,邊走邊了解各個朝代的文物故事,認識國家文化變得簡單又有趣。

伸手可及的文明寶庫

國家歷史文明源遠流長,有豐碩的文化寶庫。假日時,大量遊人蜂至各地文化遺址和博物館,只為近距離欣賞文物和參觀展覽。隨著國家的數字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國家級博物館均已推出數字導航,令文明寶庫變得伸手可及。

1. 故宮博物院「數字故宮
打開「數字故宮」網頁即猶如獲得門票進場,線上漫遊「全景故宮」每一個開放區域,細看每個殿堂、角樓;展開互動工具,更可放大研究不同格局陳設和查看標注;一鍵可同時轉換四時景致,360度沉浸於不同季節下的故宮。

數字故宮亦設有「數字文物庫」、「故宮名畫記」和「數字多寶閣」,把故宮珍貴的館藏以高清景像呈現於屏幕上,可以放大欣賞細節,也能旋轉展品,並附以詳細的註釋、背景等解說,絕對能滿足深度學習中國文化的好奇心。

2. 中國國家博物館「數字展廳

「數字展廳」設不同博物館的專題展覽回顧,主題由古代至近代中國和復興之路,內容非常豐富精彩,集結成一個龐大數字資源中心。「數字展廳」將實體展覽場內的展板、文物、影片、音頻及背景音樂一一展出,配上展館內的背景音樂,更設有「解說員」從旁導賞,讓線上參觀者身臨其境。

3. 國家文物局「中華文明雲

「中華文明雲」按朝代脈絡整合各地博物館與考古研究所的數字資源,打破全國文博機構之間的壁壘,建構一個統一、開放、互聯的雲端文明寶庫。平台設有人工智能導賞員「艾雯雯」,透過互動問答,引領使用者深入探索不同朝代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演變,讓文化學習更有深度、更具趣味。

跨越時空的歷史旅程

除了線上漫遊博物館,VR(虛擬實境)技術更能帶領感觀穿越時空,將古代歷史場景栩栩如生地重現於眼前,讓人彷如置身其中,親歷昔日人文風貌。有博物館按主題推出VR沉浸式體驗,讓遊客化身古人,一嘗參與古代盛事的滋味,讓參觀和學習的過程更添臨場感和樂趣。

1.「浮海探蜀:尋覓三星堆•金沙沉浸式考古VR特展」

展覽由香港中旅集團與香港海事博物館,攜手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主辦,於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辦。是次特展突破傳統「展櫃中的文物」靜態陳列方式,加設「尋覓三星堆VR體驗」、「CAVE沉浸式互動空間」、「雙屏幕聯動考古交互體驗系統」等,參觀者能沉浸體驗三星堆的發掘過程及欣賞珍貴文物,深入認識古蜀青銅文明。

VR體驗長約30分鐘,分為四個章節,參加者可以看到巨大化的青銅大立人,「遊覽」三星堆的考古園區,認識考古過程,更能「穿越」虛擬場景,感受古今歷史交錯與演進。

展覽日期:2025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

(圖片來源:香港海事博物館網頁)

2.「壁畫那邊是唐朝

由峽西博物館開設,首次以唐墓壁畫為主題,結合著名的《馬球圖》、《狩獵出行圖》、《客使圖》、《觀鳥捕蟬圖》,加入VR虛擬實景技術和大空間算法術創造的沉浸式數字體驗項目。此項目融合了「歷史考據+數字重建」的方案和技術,營造出電影級視覺效果,將靜止的壁畫變成「可進入、可交互、可感悟」的歷史場景,參觀者「一步入畫」,穿越時空,如臨實境感受大唐貴族宮廷運動,近距離感受國寶級藝術。

影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Fresh Chang'an(@freshchangan)分享的貼文

展覽日期:2025年9月9日至2026年12月31日

手機內的歷史世界

除了線上遊覽博物館外,有趣地學習歷史的方式有很多種。有手機遊戲以劇情互動方式,把歷史融入遊戲世界,令玩家不知不覺間, 一邊玩遊戲、一邊學歷史。

1. 江南百景圖(iOS下載 / Google Play

復刻明朝江南社會,以山水畫風格為藍本,玩家幻化成為城市的設計師,描繪藍圖、興造建築、規劃佈局,經營賺錢。同時安排居民起居工作,寫意世間百態,或者帶領大家奇遇探險。玩家在劇情中探索明朝江南繁華社會,遇見歷史人物,滿足好奇心。

2. 藏寶館 • 珍寶閣(iOS下載

應用程式收錄大量國畫和國家文物,在手機上能按類型、作者和年代搜索,隨時隨地就能賞析國寶級藝術。

這些數字化設施不僅突破了時空限制,更通過互動性、趣味性激發學習動力,使歷史文化從「知識點」轉化為可感知的「體驗」,令學生增加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與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