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城電子報
A A A+ A++

教城電子報

請選擇身份:

多謝您訂閱教城資訊,最新資訊將傳送到已輸入的電郵地址。

焦點專題

適應全面復課:建立校本韌性和調整全日制時間表

過去三年,學界為應對疫情發展不斷調整教育模式。如今中小學逐步全面恢復全日面授課堂,學校和教師應如何維持並繼續提升學與教效能?教育界同工該如何透過學校政策的調整,協助師生適應學習新常態,重拾學與教節奏,同時照顧師生身心靈健康的需要?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聯席總監陳君君博士認為提升學校的韌性(resilience)和師生的身心靈健康(well-being)十分重要。她引用多項國際性資料,表示疫情為全球學生、教師以及校長的身心靈健康帶來了深刻而長遠的影響。在香港方面,一項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顯示,超過33%的學生期待在新學期重返校園;與此同時,有51.9%的學生出現了情緒健康問題;而另一調查亦指出39%的受訪校長在疫情期間出現了抑鬱或筋疲力盡的症狀。綜合所見,師生在疫情下的身心靈健康問題值得關注。

教學有道

實踐適異性教學 成就創新未來教育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的學習方式、需要、興趣甚至潛能各有不同。因此,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是學校和教師需要正視的重要課題。教師若能順應學生的學習差異,靈活地因材施教,並提供適切的教學策略,自然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第三屆創新教師獎得獎團隊——香港航海學校,透過課程改革來調適學習環境和內容,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經歷,幫助提升學習動機之餘,亦促進學生全人發展,成就創新未來教育。

家校童心

與子女同行 規劃理想人生

中學文憑試(DSE)即將開考,考生緊張備戰的同時,相信家長也會替子女擔憂升學和出路。當子女面對升學上的疑慮,家長可以如何跟他們分憂?我們可先掌握自己在生涯規劃上的角色,然後給予子女充分的支持,讓他們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發光發亮。

少年Teen空

一鳴驚人的人工智能

相信有留意網絡動態的你必定在近期經常看到有關ChatGPT的文章和影片。ChatGPT是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程式,以類似對話框的文字方式互動。它甫推出就席卷全球,上線短短兩個月用戶數量便達到一億。因為ChatGPT除了可以模仿照人類自然對話的方式互動外,更令人大開眼界的是它還可以處理相對複雜的語言工作,甚至可以寫詩、撰文等。一切都是歸功於人工智能(AI)強大的學習能力。究竟人工智能是甚麼一回事?

童學同樂

巾幗不讓鬚眉——貢獻良多的女科學家

有人認為男性在科學領域上表現更佳,例如諾貝爾科學獎的得獎者都以男性居多。但事實上,只是受社會風氣影響,女性在以前未必擁有平等的教育和獲獎的機會。如今,社會趨向性別平等,出色的女科學家得到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你又認識哪些女科學家呢?

活動推介

其他推介